向上管理是格局,向下管理是擔當
發布時間:2025年02月15日 瀏覽次數: 次
01
向上管理是格局
去年的一個陪跑企業,老板問了這么一個問題,
背景:老板發現招聘到的一個副總裁,這位副總裁入職馬上6個月了,但總是說不上來,這個人到底哪里不行。
疑問:這個人的去留,我到底如何決策,決策的依據是什么?
答案:我給老板的建議是:其實很簡單,你回答我以下5個問題:
①這個人來了以后他所負責的部門業績有沒有明顯提升?
②團隊的精氣神有沒有明顯提升?
③他有沒有站在你的角度去幫助公司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④他有沒有幫助到其他部門的同事去解決問題?
⑤他在平級、下級以及其他部門同事中的口碑如何?
⑥ 這個人有沒有戰略思維,即他能站在未來思考咱們企業的當下最應該做什么,并能說服大家,領著大家一起干,來幫你分擔未來的焦慮?
如果你給出的答案超過3個或以上是否定的話,或者是模棱兩可的,說明這個人沒有任何價值或水平。
你還給他開那么高的薪水,
那么這個人為什么還能在你們公司呆6個月?
如果我是老板的話,這個人3個月都呆不到,我就會讓他離開。因為一旦你確定了這個人不行的話,多呆一秒鐘,都是對公司莫大的損失,尤其他還這么高的位置。
就像女助理跟馬斯克提漲薪的時候,馬斯克說:我給你放2周的假,等你回來我們再談這件事情。
等2周以后,這位女助理再次站到馬斯克面前的時候,馬斯克這么說:你可以領工資走人了,因為我發現這2周的時間里,有你和沒你對我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從這個案例中,清晰的可以看到,這位副總裁壓根兒就缺乏格局,不會站在老板的位置去思考,不會去從企業經營的維度去預判問題,缺乏戰略格局。
在職場上,向上管理正是體現格局的一種方式。它要求我們拋開單純的服從和執行,主動上兩個臺階看問題(即站在你上級的上級的位置看問題)你就更容易理解上級的意圖,更知道如何與上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實現目標。
02
向下管理是擔當
向下溝通一定要有擔當,意思是說:不是一味的把人當成你實現目標的工具,而是下屬有困難的時候,你作為他的領導,要學會肝膽相照,有擔當。
如何做好向下管理呢?
① 多一點信任
亞馬遜制定了一套名為“領導力準則”的行為準則,對領導者的行為和風格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這些準則要求領導者要以身作則,尊重員工,并幫助員工成長。
這套準則不僅是領導者的行為指南,更是一種向上管理的工具。員工可以通過這些準則來評估領導者的行為,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反饋。領導者也必須時刻以這些準則要求自己,才能贏得員工的信任和尊重。
② 讓員工增值
我最近輔導的一位企業CEO,客戶是做大型儲能設備生產和銷售的。在溝通的過程中,發現他更多是被動管理的模式,即:他從來不去主動和下屬溝通,而是等大家有什么問題來主動找他。或者是等他發現問題了再去找人問責。
我給他的建議是:
做好CEO,首先要做好一名教練。好的教練一定要掌握提問的藝術。通過提出一些一針見血的問題,你可以迫使你的下屬進行更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當然,不是一上來就直接提問,應該分七步走:
Step1: 先觀察。包含過往數據、客戶的評價、團隊的精氣神、負責人的專業度、思考能力等等
Step2 :再提問。我建議CEO這么向銷售VP問問題:
① 你的目標我知道了,你準備采取什么具體的實施步驟呢?
② 2025你要正確的客戶群體是哪些人?
③ 你準備用哪些產品來擴大市場份額呢?
④你現在有多少銷售,我們的友商有多少呢?
⑤這些人你都培訓好了嗎,足夠專業嗎,能支撐起來我們今年5個億的目標嗎?
Step3 :發現不足。
Step4 :用具體的案例佐證。
Step5 :給出反饋&提出要求。哪些好的繼續保持,甚至可以作為其他團隊的標桿;哪些是不好的,限期多少時間改進好,好到什么樣的程度算好。
Step6:讓下屬結合你們溝通的內容,去做一份新的執行方案。
Step7:根據新的執行方案,做好PDCA循環圈。直至既定目標達成。
所以讓員工增值不是喊口號,而是彎下腰,用科學的辦法幫他提升技能和業務水平。
③ 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
豐田的“改善提案制度”鼓勵員工積極提出改進工作建議。每個員工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獲得獎勵。
這個制度體現了豐田對員工的尊重和信任,也鼓勵管理者積極傾聽下屬的意見,并采納合理的建議。
向下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關心下屬的成長和發展。
管理者要定期與下屬進行溝通,了解下屬的工作情況和遇到的困難,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為下屬提供發展機會。
管理者要為下屬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幫助下屬提升工作能力和技能。
在工作中保護下屬。
當下屬遇到困難或挫折時,管理者要給予下屬支持和鼓勵,幫助下屬克服困難。
寫在最后
向上管理是格局,可以把自己換位到老板的位置,任何事情多問自己:老板會如何想,老板會如何做。時間長了,你就擁有了老板思維,自然就有更大的眼界和格局。
向下管理是擔當,把下屬當人看。關心員工的吃飯、住宿、心情等,因為只有這些都好,員工才能給客戶提供走心的服務,客戶才會復購、才會轉介紹更多的新客戶。
So,向上和向下的內核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