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氫站發展:新現狀、新趨勢、新未來
發布時間:2025年02月15日 瀏覽次數: 次
作為氫能交通網絡中的基礎設施,加氫站在2024年的發展呈現出新特點、新趨勢。2025年加氫站建設發展又將走向何方?
根據高工氫電產業研究所(GGII)《中國加氫站數據庫》,2024年國內新建成加氫站 60座,截止2024年12月底,國內累計建成加氫站497座。2023年國內新建加氫站是92座,2024年新建設數量同比下降了34.8%。加氫站建設數量在2024年減少、增速放緩,主要是受市場需求、高額投建運營成本這兩大因素的影響。其實除了增速明顯放緩,2024年整個國內加氫站的建設還呈現一些新變化。下面從不同維度對這些新變化展開介紹:
從新建加氫站地域分布來看,2024年1-12月國內新建成的60座加氫站分布在23個省級行政區,其中新建成數量居于前列的分別為內蒙古(7座)、重慶(5座)、河北(5座)和新疆(5座),其中內蒙古主要集中在鄂爾多斯、烏海;河北主要集中在唐山;新疆主要集中在哈密,石河子市、烏魯木齊、伊梨也各新建一座加氫站。整體上,相較于過往加氫站建設主要集中在沿海及一線城市相比,現在在明顯向中西部傾斜。
另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臺灣建成了省內第一座加氫站,主要用于為臺積電光刻機供高純氫;香港加氫站建設也突破了0的記錄,該加氫站位于新界元朗錦田路17號,是香港首座面向公眾開放的加氫站,為香港首座集“油氣氫電服”的綜合加能站,每日加氫能力達到1000公斤。
從新建加氫站類型來看,2024年新建成加氫站中一體站、合建站占比進一步提升,而單一站占比進一步下降。根據GGII《中國加氫站數據庫》,2023年一體站、合建站在新建站中的占比是72.8%,2024年這一比例提升至75%。2023年新建成加氫站中單一站占比高達18.7%,而2024年這一比例下降至15%。
合建站可以有效、快速地解決加氫站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問題,并節約加氫站土地投入成本。此外,以“油”養氫的模式亦能有效緩解加氫站的運營壓力,成為當前加氫站主流建設模式。而制氫加氫一體站,能有效緩解氫源供應問題,并降低氫氣的儲運成本,且站內制氫能有效規避高壓卸氣、加氣、運輸環節等安全隱患。另外,2024年3月,國內首個《制氫加氫一體站技術指南》團體標準發布,讓制氫加氫一體站的建設將有章可循,也提升了業主選擇一體站這種建站模式的積極性。2023年新建站中一體站占比還是16.3%,2024年這一數值提升至23.3%,增幅明顯。
2024年企業內部站也明顯增多,未知類型的站增多,這一進步說明國內加氫站建設方式在持續向多元化發展。
從新建加氫站加注量來看,我國加氫站在朝著大噸位站發展,1000kg/d加氫站成為建設主流,≤500kg/d的占比進一步減少,同時1000kg/d到2000kg/d的加氫站占比在增加。這符合加氫站朝著更高加注量發展的趨勢。
眾所周知,我國早期的加氫站主要走乘用車路線,加注量以200kg/d到500/1000kg/d為主,加氫站類型主要以綜合能源站(在原有的加油站基礎上新增加氫功能)為主。但隨著我們在實踐中走出了一條優先發展燃料電池商用車(尤其是以重卡為典型)的路線,加注量走高就成必然趨勢。一輛49噸的氫能重卡,耗氫量約在8.5-10公斤/百公里;而一輛乘用車,耗氫量則在不到1公斤/百公里。我國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自然需要建大站,小型加氫站不能滿足應用需求。另在加氫站加注壓力方面,2024年新建加氫站還是以35MPa為主,向70MPa的進階還不明顯。
2024年國內加氫站的建設雖然不及預期,但所呈現出的特點,是符合加氫站整體發展趨勢的。對于2025年,種種跡象看,加氫站建設數量有望持續增長。
一方面,近期國家層面多次提到“零碳園區”建設的概念,無論零碳園區如何定義怎么建,零碳屬性的氫能需求是繞不開的。多地已經將加氫站納入零碳園區的建設。這給加氫站的建設提供了機會。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已在大力推動加氫站的建設。比如,1月9日,廣州市發布《關于公布廣州市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介清單的通知》,根據清單,該市現狀加氫站共13座,規劃新建加氫站40座,現狀改/擴建加氫站48座。日前該市還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勵各區根據實際情況對加氫站建設給予補貼,省、市、區各級財政補貼合計不超過500萬元/站,且不超過加氫站固定資產投資50%;對于數據接入國家、省、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相關信息化平臺的加氫站予以運營補貼。
湖北印發《湖北省加快發展氫能產業行動方案(2024 - 2027年)》,提出力爭到2027年,建成100座加氫站,對加氫站在規劃調整、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
唐山市印發《唐山市支持體系建設若干政策2024年修訂版 》,提出在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建成(含改擴建)投運的車用社會經營性固定式加氫站和企業自用固定式加氫站,日加氫能力在1000公斤及以上,氫能供應指標通過國家考核的加氫站運營主體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
除了數量確實會持續增長,在布局上,伴隨氫高速的持續推進,2025年國內加氫站建設網絡有望形成“多點開花”的分布格局。在這些之外,合建站、一體站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普及;在重卡需求的驅使下,加氫站的加注量也有望持續提升。
2025年中國加氫站整體發展,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