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建統一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
發布時間:2025年02月07日 瀏覽次數: 次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5部門日前印發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提出,立足加快構建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扎實推進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研制,確保實現2027年前制定100項和2030年前制定200項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的目標,促進國內國際標準銜接互認。
《指引》提出,立足國內碳足跡工作需求,結合國外碳足跡相關要求,從生產側的初級產品和消費側的終端產品同時推進碳足跡核算標準研制,雙側發力,逐步擴大產品標準覆蓋范圍,鼓勵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
《指引》提出四方面20條重點工作任務。一是明確碳足跡核算標準制定路線與技術要求。包括明確碳足跡核算標準制定路線,統一碳足跡核算標準文本、核算邊界、活動數據獲取和因子數據質量要求,加強碳足跡核算數據質量管控工作等。二是協調各類碳足跡核算標準協同發力。包括穩步推進碳足跡國家標準制定,明確碳足跡行業標準制定重點,規范碳足跡地方標準,探索制定新興領域碳足跡團體標準,鼓勵鏈主企業研制碳足跡企業標準,定期開展碳足跡核算標準的后評估工作。三是促進碳足跡核算標準有序銜接和實施應用。包括完善碳足跡核算標準協調機制,加強碳足跡行業標準跨部門協調,完善碳足跡團體標準評價采信機制,促進碳足跡核算標準有效應用,加強碳足跡核算標準宣貫培訓。四是加強碳足跡核算標準國際交流銜接。包括加強國內外碳足跡標準協調銜接,積極參與碳足跡國際標準制定,推動碳足跡標準國際交流合作。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指引》明確了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的工作目標和實現路徑,旨在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體系,積極推動團標、行標和國標互相銜接、同向發力,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來源:中國化工報)